2009年湖北審計工作關注六方面重點
為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湖北省審計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和審計署工作部署,確定今年全省審計工作關注以下六個方面重點:
關注中央擴大內需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把促進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措施落實作為審計的中心工作,采取省審計廳統一組織、各地分級實施的方式,組織全省審計機關對擴大內需中央專項資金和“十大重點工程”進行跟蹤審計,及時掌握資金分配、到位、使用、管理情況,發現、揭露、分析資金運行和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各種違紀違規和影響政策落實的問題,為省委、省政府領導宏觀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同時,組織對武英、滬蓉西、十漫、宜神、隨岳中等5條高速公路,清江水布埡電站、宣恩洞坪電站、大別山電廠、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等4個能源建設項目,省東湖會議中心、岳家嘴省直住宅小區、省圖書館新館等3個基本建設項目,以及省人大交辦的預算內投資建設項目進行審計,重點揭露查處轉移、擠占挪用建設資金,轉包和違法分包工程,工程質量低劣等問題,促進加強項目管理,提高投資效益。
關注民生資金,促進和諧湖北建設。按照審計署統一部署,組織對省本級及各地對口支援漢源縣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及資金進行跟蹤審計,在去年10月以來組織各市州審計組赴漢源現場調查的基礎上,全程跟蹤監督漢源縣恢復重建規劃執行、資金落實和項目建設等情況,以及我省相關地方、部門援建項目資金落實及管理情況,促進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落實。繼續組織對全省五項社?;疬M行審計,檢查基金征收、管理使用和相關政策執行情況,以及以前年度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充分利用連續三年審計五項社?;鹫莆盏那闆r,提出針對性建議,促進健全完善我省社?;鸸芾碇贫群蜋C制,保障基金安全高效運行。組織對24個縣(市、區)縣鄉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及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調查衛生醫療投入及經費保障情況,基本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揭露有關部門和衛生醫療機構截留、坐支、隱瞞、轉移收入、亂收費等問題;調查各級財政投入衛生醫療機構設施設備建設管理情況,揭露項目建設及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對秭歸、興山、巴東、夷陵等地三峽工程庫區移民資金,巴東縣黃土坡避讓搬遷資金和丹江口、鄖縣等地南水北調工程移民資金進行審計,檢查移民政策落實及移民資金管理使用等情況。組織對漢江沿線15個縣(市、區)水污染防治資金進行審計,重點檢查環境管理措施落實及各類水污染防治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關注村級債務和涉農資金,服務“三農”工作。組織對全省村級債務情況進行清理審計,摸清村級負債的數量、種類及用途,揭示負債形成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為省委、省政府化解村級債務提供決策依據;組織對全省29個貧困縣市扶貧資金進行審計,重點檢查扶貧資金撥付、管理、使用和項目建設及效益情況,揭露和查處有意拖欠、虛列支出、擠占挪用和損失浪費等問題,促進扶貧資金落實和扶貧開發工作目標實現;組織對32個縣(市、區)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進行審計,檢查耕地開墾費征收、管理、使用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促進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
關注預算編制執行和縣市轉移支付資金運行,促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組織對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和省財政廳、發展改革委等18個省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檢查項目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促進進一步規范預算管理;組織對當陽、應城等16個縣(市、區)2006-2008年省對縣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進行審計,在審計財政決算的同時,摸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況,揭示資金運行及制度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加強和改進資金管理的建議,為規范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完善“省管縣”財政管理體制提供依據。
關注“熱點”、“難點”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組織對13個市、州和23個縣市300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了解掌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中小企業的影響和各級扶持中小企業政策落實情況,提出促進完善相關政策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組織對44所省屬高等院校資產及債務進行清理審計,摸清高校資產及債務的真實情況,促進防范和化解高校財務風險,保障高校健康發展;組織對各市州及64個縣市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債務情況進行審計,摸清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債務情況,為省政府實施交通規費改革提供決策依據。
關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推進依法行政。緊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目標任務,不斷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探索審計對象管理、任中審計、縣市長(書記)經濟責任審計等方法路子,進一步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促進領導干部依法履行經濟責任,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劉啟壽)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