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成都辦與紀檢監察部門加強配合探索應急狀態下審計的新模式
根據工作安排,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和四川省審計廳組成的聯合審計組開展抗震救災資金和物資的審計工作。這次抗震救災審計所采取的關口前移式的“跟蹤審計”,是個全新的審計模式,審計人員提前到現場,與被審計單位一起工作,將監督與服務有機的結合起來,并且,由于抗震救災的特殊性,紀檢監察部門也提前介入,加強監督。在多個部門對同一單位的同一事項進行監督的特殊情況下,成都辦與紀檢監察部門加強配合,積極探索應急狀態下審計的新模式。
根據這次審計的特點,成都辦在審計中除了要全面掌握財政撥款和國內外捐贈款物的真實情況,關注救災款物是否及時撥付到位,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滯留等問題外,還在進點審計前期重點關注被審單位的財務和物資管理的內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流程是否合理,應急機制是否完善等問題。在審計的方式上,注意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的溝通,發揮各自的長項,密切配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該辦發現某單位應急物流管理系統存在薄弱環節,及時與省紀委監察廳駐該單位抗震救災物資資金監督工作組進行了溝通,取得共識,共同向該單位領導和省領導提出了關于加強救災物資管理工作的建議方案。方案提出后,得到了該單位領導和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同意立即實施。之后成都辦積極聯系西南交通大學物流學院專家提供技術支持,該院隨即派出了以院長為首的六名師生志愿者幫助該單位建立物流管理信息數據中心,優化救災醫藥用品物資管理流程,建立規范的信息采集制度,開發救災物資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的建立可有效的解決前期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對前期不規范的數據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有助于審計人員順利地開展下一階段的審計工作。
成都辦前期的跟蹤審計,嘗試在應急狀態下,加強與其他監督部門配合開展審計工作的新模式,將發現的問題,快速的反饋,并促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促進被審單位快速完善救災資金、物資管理的應急機制。(范建強)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