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審計局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有效推進工商行業審計
今年,重慶市審計局在全市工商行業審計中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查找信息系統漏洞和問題疑點,加強行業審計管理,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是嘗試對市工商信息系統進行審計,查找系統漏洞。針對工商系統信息化程度較高,對個體工商戶、企業經濟戶口及案件管理等采取“兩級建庫,三級聯網”計算機網絡管理模式,該局從系統邏輯控制、數據勾稽、職責分離等環節入手,對系統的安全有效性進行了檢查,查出該信息系統在16個方面20個環節中存在的漏洞,造成20%的個體工商戶未納入陽光收費系統,收費減免缺乏有效控制等問題,引起了市工商局的高度重視。
二是應用業務數據審計模式發現問題線索。針對系統數據量大、集中存放、結構復雜的特點,該局采取統一采集系統數據庫的方式,采集數據43.8GB,搭建了審計數據處理中心,整合分散海量數據集中分析,篩選出高于或低于標準收費、應收未收、應免未免、違規減免等15方面的疑點,涉及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3萬多戶,分割后下發40個區縣審計局進行核實,統一了審計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審計質量。
三是利用AO與OA系統加強行業審計組織管理。鑒于工商系統是垂直管理,該局按照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方案、統一時間、統一處理的“五統一”原則,在市區(縣)審計局兩級聯網的基礎上,充分運用AO、OA系統,創新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加強項目的指揮調度。該局通過OA系統向40個區縣審計局下發工作方案,統一實施部署;并針對審計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11次向區縣下達審計指令,下發附表34張,及時調整審計方向。區縣落實后迅速通過OA郵件系統反饋,9次上傳文字材料及附表741張,通過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全程監控審計進程,實時作出決策。
四是推進區縣計算機審計。為了保證40個區縣應用計算機審計,針對工商財務軟件非標接口,該局及時研究制作AO2005、AO2008兩套采集轉換模板和操作手冊,指導40個區縣完成145套財務賬電子數據的采集轉換,為各區縣審計局全面運用AO系統實施計算機審計創造了條件。審計期間,大部分區縣審計局運用AO與OA系統的交互加強項目管理。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