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審計廳積極開展外資效益審計收效良好
近四年來,山東省審計廳共組織對60個外資項目執行單位開展了效益審計或效益審計調查,重點揭露項目在立項決策、建設運營管理以及影響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地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和整改,收到良好效果。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明確效益審計目標。通過摸清外資項目投資管理體制、債務管理體制和項目運營管理體制,綜合評價項目實際達到的效果和項目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實現情況,重點揭露項目未達標、立項決策不當、項目建設和運營管理不力、資金損失浪費嚴重、外債償還能力低下等影響效益的突出問題,并深刻揭示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出改進加強政府外債管理體制和項目運營管理體制、制度、辦法的意見建議,促進提高外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是財務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在關注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基礎上,更多地揭示項目目標完成情況、項目建設運營管理情況、項目效果及項目還貸情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即在真實合法性基礎上,突出效益性特點。
三是采用多種審計方式方法。除采用傳統財務審計的查閱、核對、盤點、計算、分析性復核等專門技術和方法外,大量運用系統論、控制論以及內控評價、數學分析、經濟論證或其它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探究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力求對項目效益進行全面客觀評估。同時對專業性、復雜性比較強的審計領域和項目,聘請有關專家、社會審計人員參與,使審計結論更權威、可靠。四是豐富審計報告內容。報告中大量采用圖表、圖片等直觀要素,使整個報告圖文并茂,形式新穎,立體感強。加大審計建議分量,注重對審計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評價,揭示發現的問題,并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為各級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加強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通過對外資效益審計的探索實踐,山東省審計廳外資效益審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通過組織開展對小清河水污染治理基金項目的效益審計,省政府兩位領導先后對有關信息作出重要批示,促進有關部門加大了對小清河污染治理力度,改善了流域生態環境。通過連續組織對進入還款期的世行貸款林業持續發展項目進行效益跟蹤審計,摸清了林業建設資金規模和所涉及的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情況,對于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和效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收入,改善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通過組織開展結核病防治項目效益審計,揭示和分析了近幾年山東省結核病發病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的原因,分管省長批示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切實加強改進防治工作。
二是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四年來,山東省陸續開展了涉及國計民生的農業灌溉及中低田改造等外國政府援助或世亞行貸款項目審計,重點揭露了由于前期論證設計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工程設施損毀、損失浪費等問題,同時對這些項目進行效益評估,分析了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省審計廳提交的效益審計調查綜合報告引起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省政府兩位領導先后在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省水利廳針對審計建議,專題向省政府匯報了整改措施。
三是促進了政府外債項目風險的防范和控制。統一組織對27個利用政府外債的具體執行項目進行效益審計調查,促進解決了項目建設運營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高了有關市縣及相關部門防范債務風險意識。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