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市將村級‘普九’債務審計結果作為市委1號文件決策依據
為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鞏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成果,加快推進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湖北省武漢市審計局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于去年對全市63個街鄉鎮、1798個村95年至97年村級“普九”債務情況展開專項審計,審計認定的0.98億債務被市委1號文《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的意見》作為化解村級債務,促進農村綜合改革的依據。據了解,明確將審計結果作為重大決策依據寫入市委1號文件,這還是第一次。
查清核實村級“普九”債務構成、審計鎖定債務總額直接關系政府宏觀決策和農民切身利益。為了把這一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敏感度高的好事辦好,盡快將市委、市政府對農民的關懷落到實處,該局把此次專項審計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對待,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報請市化解村級“普九”債務工作領導小組通過了審計工作方案和審計認定原則;在全市審計系統抽調精干力量組成5個審計組,并對其進行審前培訓;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審計表格和審計現場操作流程,實行統一組織、統一方案、統一時間、統一檢查、統一口徑匯總上報,逐鄉逐村開展清理審計工作。對在審計認定中出現的特殊問題,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原則,從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有利于促進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維護農民利益的角度慎重處理。審計認定的結果,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和村民的一致肯定,認為審計認定工作細致扎實,為市政府劃轉債務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為農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
據了解,武漢市1995年開始的農村學校義務教育“普九”達標驗收期間,許多鄉村以欠工程款、欠供應商貨款、向信用社借款和向私人借款的方式興建校舍形成村級“普九”債務。在區級財政不寬裕、村級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雖然區、街鄉、村想方設法償還了一部分,但仍留下巨額債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生活。
摸清村級“普九”債務規模并鎖定債務總額后,該市迅速組織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優先化解村級“普九”債務方案,落實化債資金,出臺化解舊債、制止新債的具體措施,并建立起制止發生新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的長效機制。據了解,該市將于今年按照市、區財政1:1的投入比例,完成已審計鎖定的村級“普九”債務化解任務。(張年德)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