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審計廳加強政務公開工作 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責(07-12-5)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不斷加強工作力度,全面接受各方面對審計的監督,促進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審計能力,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完善政務公開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了政務公開工作責任制。該廳堅持“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協助抓的工作機制。該廳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組長由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長江擔任,政務公開督察小組由該廳紀檢組長擔任組長,具體負責對政務公開的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圍繞促進政府依法行政開展政務公開,并不斷擴大公開范圍。今年上半年,該廳審計信息擴大了發送范圍,由過去僅報送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國家審計署領導,擴大到自治區人大、政協、政府相關部門和盟市黨政一把手。自2005年開始,該廳向社會全文公開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對每一個審計項目所查出的違紀違規事實、問題性質的認定、處理處罰的法律法規依據等都及時向被審計單位做了通報;對于特定審計事項的審計結果,經政府批準,也向相關行業及部門進行了通報。對有關公眾普遍關注的審計事項及審計結果,還通過新聞媒體、互聯網向全社會進行了公告,如今年在自治區審計廳門戶網所公布的《關于2006年解決拖欠農村牧區中小學教師工資資金審計情況的報告》。
多層次、多渠道,將審計工作置于社會各界監督之下。首先,通過審計廳門戶網公開審計的法定職責和辦事程序,如: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審計機關的主要職能、內設機構及職責、重大決策;審前調查、審計通知書、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等審計程序。其次,公開審計自律機制和監督辦法。如:向社會公開審計紀律和廉政規定,向被審計單位發放“廉政卡”,實行“審計回訪”制度等。第三,從社會聘請民主黨派、無黨派7名人士為特約審計員,經常將審計廳各方面工作開展情況介紹給他們,利用電話聯系、座談會、發征求意見函等辦法,虛心征求社會各界對審計機關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第四,主動接受上級審計部門審計和加強對下級審計部門的監督。今年上半年,審計署派出審計組對該廳的財務管理進行了全面審計,審計結果證實,自治區審計廳財務管理始終是嚴格規范的。該廳每兩年均對直屬事業單位及駐海拉爾、赤峰審計處進行一次財務審計,隨時糾正不規范問題。今年,還對盟市審計機關部署了財務自查工作,并從健全內部財務制度的角度提出多項合理化建議,使下級審計機關財務管理得以進一步加強。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