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慧同志散文集《生命如歌》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07-11-27)
11月25日上午,劉玉慧同志散文集《生命如歌》作品研討會,由百花文藝出版社主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與會專家及讀者對《生命如歌》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健康,意境高遠,感情真摯,文筆優美流暢的難得的好書。作品所體現的層次、品味、思想性和文學性,“不由地讓人產生出一種久違的欣喜”,讀來讓人激動和震撼。中國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陳建功,中國散文家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編審石英,中國作家協會研究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炳銀,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榮勝,作家出版社編審蘇彥濱,百花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薛炎文,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本書責編高為,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曾永辰和作者單位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等領導以及審計署和新聞媒體等有關方面的讀者朋友參加了研討會并作熱情洋溢的發言。
《生命如歌》是作者近年來創作的散文作品精選集,全書共分五個部分。與會者一致認為,作品每一部分都很精彩,每一篇都很有感染力,既體現了作者對真實生活的感受,又體現了作者對筆下描寫的真實生活的提煉和準確把握。積極向上,真情真愛,是這部作品一個很突出的特點。中國作協常務副主席陳建功說:“劉玉慧同志的散文集《生命如歌》進一步證明,一部好的作品,只有源于生活,源于實踐,在真實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并不斷地通過作品豐富、提煉和表現生活,創作才會充滿蓬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卑倩ㄎ乃嚦霭嫔缲熅幐邽樵诎l言中說:好的小說呈現的是想象的世界,而好的散文所表現的應當是真情世界。而《生命如歌》的成功之處恰在于它表現的是作者的真情實感與博愛。真情自有力量,博愛讓人感動。正因真實和博愛,所以我們會隨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而喜而悲而流淚,會隨作者的大徹大悟而產生共鳴,心靈會情不自禁被感染和被震撼。作品既激情浪漫又真實沉靜,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提煉,在當今散文創作中,尤其在當今社會浮躁,創作中有些人追求急功近利的情況下,本作品更顯難能可貴。
與會者一致認為,“充滿激情和詩質的語言”是作品的又一顯著特點。中國散文家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編審石英在發言中說:“目前散文創作呈現多元化的狀態,但也感到應具有的激情不是太多,而是不足。作為散文的文學性特質有‘水土流失’之虞”。正因如此,讀了《生命如歌》,便不由地產生出一種久違的欣喜。全書一以貫之的洋溢著‘生命如歌’的激情。它不僅寫昂揚向上、值得欣幸的事情和心情時如此,即使涉及到不那么順暢甚至憂傷的感情,也沒有陷于那種低迷的自怨自哀,而仍能使讀者感到作者自己對于生命的珍惜,對于生活的熱愛和堅強面對,心態很陽光。在這種狀態下所流出來的文字,自然會對讀它的人產生強烈的感染力?!笔⒄J為,作品很優美,充滿著一股生命的沖擊力,字里行間是一種歌的節奏,歌的韻致,以及歌的特具感染力。作品的“詩質” 與它所表現出的激情一樣,也是灌注全書的。他說,這種詩質的東西,實質是一種氣質,一種情愫,一種經過提煉的美好而精粹的語言。它是與干巴、單薄、平俗、無弦外之音相對的那種境界。他說,我總覺得,任何有品味的、達到較高境界的作品,無論哪種題材,無論采取的是何種形式,都應當使讀者從中品味出詩質的東西,或是某種哲理的意味。我作為一個讀者,確實從《生命如歌》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這樣的一些東西。
與會者一致認為,作品不僅張揚著作者的感性和激情,體現了作者散文寫作的才華、寫作功底和較強的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體現了作者理性的冷靜與思考,體現了作者本人很鮮明的一種價值取向、價值判斷以及作者本人的一種人格和情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炳銀在發言中說:“劉玉慧同志的作品很出乎我的意料,作品很大氣,很有質感,讀后很感動也很震撼。文如其人。讀了作品深感作者心態的陽光健康,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真摯,對人生態度的積極向上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作品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真實的作者:一個感情細膩充滿柔情的人,一個很大氣的人,一個很堅強的人,一個很本真的人,一個很有理性精神的人。讀后對她的人格感到欽佩。她的這本書是一本有豐富內容的書,一本很厚重的書,一本很有質感的書。
與會者一致認為,作品中某些對審計人和審計工作的謳歌和描寫使大家更加了解了審計,也更加敬佩審計。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曾永辰高度評價了作者對這部分內容的描寫和從中展現出的審計人的精神狀態、思想境界以及作品本身所體現的文學價值。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榮勝在發言中說:“作品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作為審計人的作者是怎樣的一個柔情、大氣、理性的女子,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審計人這支隊伍工作是怎樣的艱辛和重擔壓肩,讓我們充分認識了這個共和國只有20多歲的年輕部委,認識了為審計事業披肝瀝膽的一群人?!敝袊鴪蟾嫖膶W學會副會長李炳銀強調,當代文學應當更好地表現這群人。
中國作協常務副主席陳建功在發言中對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的同時,他用“健康、自信”來形容作品的成功之處,并對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說,我不敢說作者目前已經是怎樣了不起的散文大家,但我相信,只要作者始終保持不懈的對真善美的追求和保持豐沛的創作激情,她的文學前途一定是了不起的。同時,他說,這部作品也讓人們從某些方面看到了審計文化的一種特質,體現了審計文化建設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果。
李金華審計長作為作者的同事、讀者和領導的多重身份作了簡要發言,他在對作品給予評價后說:《生命如歌》這部作品所體現出的“陽光”,說明“陽光”是審計與文學的共同點。審計中的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而文學中的陽光是“用健康的文學力量鼓舞人”,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李金華表示,審計系統需要更多的作家、詩人,用文學的力量鼓舞人,審計署會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