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服務意識 審計署重慶辦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審計取得明顯成效(07-11-19)
審計署駐重慶特派辦在2006年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子)原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中,深入貫徹審計工作為企業發展服務的精神,以企業財務管理的合法合規性為基礎,從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角度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得到該集團的高度重視,審計為企業服務取得明顯成效。
重慶辦在審計中發現,中國電子家底不佳、主業不突出、缺乏核心競爭力,下屬企業層級多、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該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創新發展,針對上述問題,該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突出主業、壓縮企業鏈條、增強下屬企業控制力等建議,并就中國電子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問題進行專題調查,撰寫了《審計署重慶特派辦關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專題調查報告》,受到審計署重視。對報告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中國電子也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從加強制度建設入手,強化財務管理,調整優化企業結構,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一是針對審計提出的建立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等建議,中國電子從建立全面風險防范體系、加強制度建設和流程建設、加強現代化企業制度建設、打造集團核心競爭力、加強財務管理、加強審計和紀檢監督等六個方面制定措施并予以認真貫徹落實。
二是針對提高核心競爭力等建議,中國電子一方面著手進行資產清查,摸清了家底,并在此基礎上整合、壓縮企業鏈條,使其控制在四層以內;一方面整合關聯關系、強化集約經營,突出主業,并依托重點科技創新工程突破產業關鍵技術、培養創新型人才隊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三是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違法違規問題,中國電子董事長和總經理均作出批示,要求抓緊制定整改措施。紀檢組長多次召集有關部門開會研究如何落實審計決定,要求相關企業抓緊整改并制訂加強管理的措施。中國電子下屬各相關二級公司,還專門成立了落實審計決定領導小組,進行整改。截至目前,該企業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已按照審計決定進行了整改,違規改制、賬外資金等違紀違規問題也已進入了清理整頓程序,流失的國有資產正在挽回。
通過積極深入地落實審計決定和審計建議,扎實推進全面風險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等措施建設,中國電子的各項經濟指標趨于好轉,管理水平走上新臺階。
一是風險管理逐步加強,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啟動全面風險管理,中國電子2006年減少借款6億元,減少擔保7億元,并挽回大量損失。
二是財務管理不斷強化,成本費用得到合理控制,經營利潤創歷史最高水平。通過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強化財務管理,2006年成本費用增長比例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比例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6.3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創中國電子歷史最高水平。
三是企業結構逐步優化,盈利能力普遍增強。2006年,通過初步實施企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企業結構得到改善,盈利能力普遍增強,集團累計虧損企業從2005年12家減少到8家,虧損面由2005年的42%下降為18.6%。
四是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正逐步得到妥善處理。如中國電子對于下屬某院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已下文收回相關資產,上繳屬于國有權益的資金;對于下屬單位長期私設“小金庫”問題,目前中國電子已準備處分相關責任人,并采取措施清理收回其余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