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強和改進對基層審計機關領導 統籌推進全市審計工作協調發展(07-8-27)
近幾年,為促進重慶審計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重慶市審計局以履行《審計法》職責為根本,不斷強化和改進對區縣審計工作的領導,在構建制度環境、提高審計質量、加強隊伍建設、推進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
提高思想認識,強化領導意識
隨著民主與法制的推進,審計工作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審計機關客觀存在市級審計機關與區縣審計機關、區縣審計機關之間工作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如何在沒有人、財、物調配權的情況下,抓好對下級審計機關的業務領導,這是國家審計機關面臨的共同難題。面對這一難題,重慶市局黨組堅持統一思想,立足長遠,從三個方面提高對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的重要性認識:首先,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是法律賦予市審計局的職責,《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實行雙重領導體制,審計業務以上級審計機關領導為主,對區縣審計工作放任不管首先是違背法律要求,必須依法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其次,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40個區縣審計機關擁有全市四分之三以上國家審計機關人員,區縣審計工作是全市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全市審計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切實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第三,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是推進區縣審計工作的迫切要求,隨著形勢的發展,區縣審計機關普遍面臨審計任務重與力量不足的矛盾,審計業務管理與機關人、法、技建設不能適應審計事業發展要求等問題,迫切需要上級審計機關加強業務領導,促進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此,該局黨組研究決定,從業務領導、班子配備、人員培訓三個方面切實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帶動提高全市審計工作水平。
強化業務領導,把握工作方向
審計機關的首要職責是監督,加強審計機關業務領導是上級審計機關的首要職責。為此,該局把加強區縣審計業務工作放在首位,切實幫助區縣審計機關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點和方向,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一是及時作好上情下達,保證政令暢通。審計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及時掌握經濟社會主要形勢和黨委政府的最新工作要求,該局采取召開會議及下發文件方式,將市委、市政府和審計署的重要會議精神和工作要求,以及審計機關的貫徹意見,盡快傳達部署到區縣審計機關,確保區縣審計機關及時知曉并貫徹落實。二是健全制度規范,統一工作要求。根據審計署推行6號令加強質量控制的要求,該局制定了《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并在率先試行半年的基礎上,要求40個區縣審計機關從2005年1月全部實施,成為全國推進6號令最早的省市之一,有力地促進了區縣審計機關規范工作和提高水平;為推進全市投資審計工作,該局促進市政府頒布《重慶市國家建設項目審計辦法》(市政府182號令)。針對投資審計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該局及時召集會議,提出整合投資審計力量、強化質量控制、防范審計風險的一系列具體措施,促進了區縣投資審計工作的全面推進和健康發展;針對區縣經濟責任審計任務交辦過多,難以保證審計質量的問題,該局積極協調五部委并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通知》,明確要求區縣組織部門委托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每年不超過15個,確保區縣審計機關有力量、高質量完成審計項目。三是加強工作聯系,嚴格內部管理。該局堅持分類指導原則,統一部署業務工作,通過加強審計項目計劃的指導和統籌、加大交叉審計、行業審計力度,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強化審計質量控制,大力推進國家建設項目審計,推進審計公告等手段,不斷加強對區縣審計工作的指導和服務。2007年,為切實加強審計機關內部管理,該局報請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履行審計職責更好服務大局的意見》,要求區縣審計機關從2007年起必須全部執行審計“八不準”紀律,使重慶成為西部最早全面執行“八不準”審計紀律的省市,《中國審計報》為此特發評論員文章予以高度評價。得到了審計署的高度評價。同時該局要求,各級審計機關要用審計他人的標準規范自身行為,認真做到“四個帶頭”:帶頭執行《預算法》,加強預算管理;帶頭加強財務管理,做到“一個資金來源、一個戶頭核算、一套制度管理”;帶頭規范津補貼;帶頭執行“八不準”,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協助當地黨政,抓好班子建設
領導班子工作能力和水平決定和影響著機關工作成效,根據《審計法》關于審計機關負責人的任免要求,該局商組織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區縣審計機關班子建設的通知》,要求區縣審計機關負責人的任免一要堅持任用標準,特別是專業知識、工作經歷方面的標準;二要嚴格任免程序,市審計局要對組織部門事前征求意見的事項作好了解考察,并及時回復;三要加強溝通協調,市審計局要履行協管職責,必要時可根據區縣審計機關班子工作情況,提出調整建議。文件的下發,為配強配好區縣局領導班子打下了堅實基礎。去年區縣換屆中,區縣黨政部門均嚴格按此文件執行,保證了區縣領導班子選配質量。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重慶市審計局堅持以“人、法、技”協調發展為宗旨,狠抓基層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培訓,夯實了審計工作協調發展的基礎,該局每年均針對工作推進重點,有計劃分層次的加強對區縣審計人員的培訓,并注意不斷總結經驗,強化務實培訓,提高培訓實效。一是加強領導培訓.每年組織區縣審計局長進行集中學習,促進區縣領導干部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提高宏觀思維能力和政策業務水平。二是組織審計業務培訓,如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專題培訓,不定期組織全市審計案例交流展評等,全面提升了審計人員執業能力。三是加大法制培訓,提高審計人員執法水平。審計署6號令和新修訂的《審計法》頒布后,該局均采取對骨干人員集中授課培訓和深入基層進行全員宣講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強化了審計人員對新規定的理解和應用。四是組織計算機技能培訓,為了推進區縣審計工作信息化建設,該局免費對全市40個區縣審計機關800余名審計人員進行了審計管理系統1拖N使用培訓,為重慶市計算機審計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困難
重慶市審計局在加強區縣審計工作領導中始終堅持既從嚴要求,又關心支持,切實幫助區縣審計工作解決面臨的具體困難。一是建立局領導聯系區縣審計工作制度,以黨組書記、局長王耘農為首的局級領導多次到區縣審計局考察調研,針對區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幫助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主動與當地黨政領導溝通情況,爭取工作支持,解決區縣審計機關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及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具體困難。二是促進充實審計力量。該局為幫助基層審計機關解決審計任務重與力量不足的矛盾,商有關部門推廣區縣設立“審計中心”開展審計業務的辦法,為區縣增加事業單位編制162名。區縣審計人員從2004年的693人增加到852人。三是大力支持“金審工程”建設。為提高整體審計工作效率,該局將區縣審計信息化建設規劃納入全市“金審工程”統一部署,并將審計署下撥的383萬補貼經費全部用于區縣審計機關審計管理系統1拖N建設,通過贈送電腦、免費提供培訓及技術服務等方式,積極推進區縣審計信息化建設,目前,審計管理系統1拖N已在全市審計機關投入使用。四是幫助換屆班子實現平穩過渡。該局針對2006年以來40個區縣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調整了23名,班子呈現新老交替的客觀實際,積極走訪相關區縣,看望退居二線的老同志,幫助新班子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點,盡快適應新的工作角色,促進了區縣審計工作的平穩過渡。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重慶市區縣審計機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指導思想更加明確,審計工作“有為有位”的意識進一步增強,2004年以來,區縣審計機關查出問題金額從21億元上升到64億元,增加3倍,上繳財政金額從5700萬元上升到2.2億元,審計監督力度大大加強。區縣審計機關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措施更加有力,工作手段更加先進,工作作風更加務實、廉潔,為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