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河南省審計廳堅持科技強審理念,以聯網審計建設作為消除審計監督盲區、實現審計全覆蓋,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抓手,按照“實用發展、創新發展、安全發展、節約發展、廉潔發展”的原則,強力推進以“365天、天天監督”為特征、以“在線審計、實時審計”為目標的聯網審計建設,運用“五個自動”推進了“五大板塊”的聯網監督全覆蓋,取得了“十個成效”,贏得了“三個滿意”。
覆蓋了“五大板塊”。“五大板塊”主要包括黨政機關(含人大、政協機關)、省管高校、重點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醫療機構。今年6月底,實現了對“五大板塊”175家單位217套財務數據、228套業務數據的在線實時聯網審計,聯網審計監督實現全覆蓋。同時,市縣聯網審計工作正有序推進。
實現了“五個自動”。即自動采集、自動傳輸、自動校驗、自動審計、自動預警。自動采集,即通過采集軟件自動提取審計相關數據,不需要聯網單位人工操作;自動傳輸,即依托省電子政務網和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自動傳輸數據;自動校驗,即對聯網獲取的各類數據進行清洗轉換,自動校驗入庫;自動審計,即通過預置的“五大板塊”審計模型,自動觸發審計分析;自動預警,即自動形成綜合審計疑點清單、各類分析圖表等,供審計業務人員進行綜合判斷,按照審計程序進行處置。
取得了“十個成效”。
一是實現省、市、縣三級數據貫通,構建全省審計“一盤棋”格局。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存儲和處理系統,在“省政務云”為各地分配存儲和計算資源,集中存儲、管理、處理省、市、縣三級數據。凡省廳可以統一采集的數據由省廳統一采集,分解至市縣使用,市、縣兩級無須重復采集;其他數據由市、縣自行采集傳輸至“省政務云”,依權限分級使用,實現了省、市、縣三級數據集中共享和上下貫通,同時,上級審計機關可以對下級審計機關的數據進行有效審核和監管,為形成全省審計“一盤棋”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是實現了“365天,天天監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置。聯網審計系統每天接收到各單位的數據后,會自動運行預置的206個審計預警模型,實時監督各單位的資金使用和處理情況,形成綜合審計疑點,審計人員可隨時核查處理,使審計關口前移。聯網審計能夠及時發現聯網單位存在的有關問題,一般性問題函告有關單位及時處置,避免“小毛病”變成“大問題”;重大的問題派出審計組進行現場核查。做到了及時提醒,及時糾偏,實現了由“事后監督”向“日常動態監督”的轉變。
三是統籌數據資源,大數據綜合分析作用得到體現。開展大數據聯網審計,提升全局視野。聯網獲取了“五大板塊”各類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445套,通過對財政等各類數據進行關聯比對分析,可以查出更多新的、隱藏較深的問題。也可利用各類數據,進行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綜合分析,實現了由“單一審計”向“大數據綜合分析”的轉變。探索“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審計,拓展了審計的廣度和深度;開展預算執行全覆蓋審計,利用聯網系統,實現對省直一級預算單位全覆蓋,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力度。
四是統一規劃建設,實現了節約發展。按照“省廳主導,各級聯動,一體規劃,統一編程,整合資源,全省共享”的建設思路,省審計廳統一制定了聯網審計工作方案和建設方案,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省在線實時聯網審計建設。計算、存儲、安全等硬件資源及應用軟件由省廳統一建設,市、縣免費使用,使河南的審計信息化項目由“多頭建設”向“統一建設”轉變,避免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節約了大量財政資金。
五是強化共享理念,減少了大量的重復勞動。優化全省審計資源配置,由審計專業人才提出業務需求和審計思路方法,計算機專業人才統一設計軟件、統一編程,實現了集中處理數據、集中形成審計思路方法,審計軟件和審計思路全省共享,避免了大量的重復勞動,減少了人力物力投入。
六是開展智能審計,降低了審計人員的計算機使用門檻。堅持以用為本,提高軟件的操作性和通用性。聯網系統能自動清洗數據、自動分析問題、自動形成疑點清單,軟件操作難度大幅降低。審計業務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可直接應用聯網系統獨立開展工作,極大降低了計算機使用門檻。
七是創新審計方式,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聯網審計創新了審計方式和技術方法,在審計進點前,利用聯網系統,提前獲取數據,開展總體分析,形成疑點,審計人員提前對審計項目整體認識,明確審計重點;審計實施時,對照審計疑點清單進行精準定位,核查落實,極大地壓縮了現場工作時間,使審計能夠隨時隨機快速精準開展,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八是強化了審計全過程控制,提升了審計工作質量。利用聯網審計系統,在審計實施階段,一線審計人員、主審、組長都能夠參照統一的審計疑點清單開展審計核查工作;在業務審理階段,法規部門、主管領導、主要領導也同樣依據綜合審計疑點清單,系統研究、質量控制,對審計各環節審核把關,減少了人為因素,保證問題可追溯,增強了審計客觀性和獨立性,有效提升審計工作質量。
九是增強了審計監督合力,強化上級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以往各級審計機關由于屬地管理,造成分段監管,通過構建聯網審計系統,全省審計機關可利用統一的聯網數據分析軟件開展審計分析,省級審計機關既能對省本級數據進行分析,也能對市、縣數據進行分析;省轄市審計機關既能對市本級數據進行分析,也能對所轄縣(市、區)數據進行分析。同時,上級審計機關既能對下級審計機關的審計對象進行單一審計,也能夠對所有單位開展批量審計,強化了審計業務監管。
十是加強數據信息安全管理,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嚴格按照國家信息系統安全三級等保要求,從網絡、系統、數據、應用和管理等層面統籌建設,構建在線實時聯網審計安全防控體系,并逐步建設符合四級等保的安全系統,建立健全聯網數據管理制度,加強網絡技術防護力度,嚴格數據訪問權限控制,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
贏得了“三個滿意”。一是黨政領導滿意。實施聯網審計,加強了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管理、領導干部經濟權力運行的監督,有效履行了審計監督職責,始終把維護黨紀國法貫穿于審計監督全過程,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促進反腐倡廉,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聯網單位滿意。通過日常動態監督,實時向各單位反饋相關情況,聯網審計成為各單位主要領導及時查錯糾弊、防微杜漸的重要抓手,同時有助于財務人員規范管理行為。嚴管才是厚愛,也起到了保護干部的作用。三是審計人員滿意。聯網審計革新了傳統的審計方式方法,使審計覆蓋面更廣,疑點落實更快,查處問題更準,深受審計人員歡迎。通過審計流程再造,數據集中分析,批量生成疑點,審計人員進點直接實施核查,減輕了審計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審計質量和效率,審計人員的專業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何琰)
責任編輯:劉琦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