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貴州省審計系統啟動一系列扶貧審計,包括2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扶貧政策落實及資金管理審計、全省90個縣區2017年異地扶貧搬遷審計和20個省級極貧鄉(鎮)脫貧攻堅資金跟蹤審計,堅持扶貧審計全覆蓋,保持對扶貧領域的審計監督全年不間斷,助力全省脫貧攻堅。
一是突出精準扶貧理念,聚焦扶貧政策落實。重點檢查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社保兜底扶貧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的落實和進展情況。加強對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情況檢查,重點審查扶貧資金撥付是否及時、有無滯留滯撥,造成資金長期閑置難以發揮扶貧效果及被挪用于其他領域等問題。
二是突出資金安全理念,聚焦扶貧資金安全管理。加強對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審查,重點關注主管部門和工作人員、鎮村干部是否存在優親厚友違規分配或發放扶貧資金,相關單位、企業或個人利用虛假項目、虛假合同、虛假人員名單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扶貧資金,以及私設“小金庫”用于小團體利益甚至被個人貪污私分挪用等資金分配過程中的重大違法違紀問題;重點關注將扶貧資金用于建設樓堂館所、發放獎金福利、公款吃喝、招待送禮、公款旅游、揮霍浪費等扶貧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違規違法問題。
三是突出績效管理理念,聚焦扶貧項目建設運營情況。加強對易地扶貧搬遷、特色產業發展、生態建設、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和基礎設施改善等扶貧開發重點項目的審查,著重揭露產業扶貧項目盲目跟風、產業規劃脫離當地實際,搞“一刀切”,不顧貧困地區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盲目上項目或簡單發錢發物、送錢送物影響扶貧資金績效的問題。加強對定點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及各類社會扶貧資金資源投入使用的審查,著重揭露一些公司企業打著扶貧旗號實際只為享受貧困地區土地、稅收等優惠支持政策,甚至將幫扶資金投入到產能過剩、嚴重污染等產業的問題。(劉光美)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