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以省政府名義召開全省審計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和青海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王建軍省長對審計工作的批示要求,奮力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新發展。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予波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府副秘書長蘇全仁主持會議;省審計廳黨組書記朱清作工作報告,回顧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計工作,謀劃部署2018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審計工作;各市(州)政府、省直部分單位、省屬部分企業負責人,省委組織部、省紀委辦公廳等特邀單位領導,各級審計機關領導干部130余人參加會議。
王予波在講話中充分肯定審計工作新成績,要求站在新的起點上做到“四個聚焦”,奮力實現審計工作新突破。一是聚焦政令暢通,全力打通政策執行“最后一公里”。圍繞中央和省出臺的重大政策舉措加強跟蹤審計,關注政策從上到下的承接度,看政策下沉的過程中有沒有“跑偏、斷流”,關注政策在各個部門的連貫性,看政策銜接的過程中有沒有“移位、打架”,督促各地各部門強化抓落實的責任,健全抓落實的制度。二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合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密切關注政府債務的舉借、管理和使用,以及金融機構經營管理、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使用等情況,揭示和反映突出問題、深層次矛盾和潛在風險。密切關注精準扶貧脫貧政策落實、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等情況,管好看好群眾“保命錢”“救命錢”。主動跟進重點區域生態保護、環境綜合整治等情況,努力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三是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努力促進權力規范運行。對公共權力的運用進行穿透式審計,關注經濟、社會、民生改善等各項事業的發展質量,切實算好“經濟賬”“生態賬”“績效賬”,促進領導干部樹立綠水青山的政績觀,推動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的監督問責機制,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四是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著力保障資金安全高效。加強對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促進預算安排更加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民生兜底需要;加強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監督,促進重點專項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加強對重大投資項目的監督,督促各地各部門把沉淀的死錢變成活錢,把遲緩的項目進度趕起來,切實提高投資績效。
朱清在報告中圍繞“五項工程”,明確今后一個時期審計工作的發展路徑。一是堅持依法求實,著力推進“理念更新”工程。嚴格恪守審計權力邊界,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全面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客觀公正地反映問題,審慎穩妥地處理問題,做到嚴謹細致、以理服人,不斷提高審計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二是著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作用提效”工程。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把審計監督的著力點聚焦到省委省政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保生態、防風險”重大部署上來,保障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使用,促進重大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推動權力規范運行,更好地發揮審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作用。三是突出精準高效,加快推進“質量提升”工程。一以貫之地踐行“質量是審計工作生命線”理念,著力在項目安排上做文章,加強對審計立項合法性和科學性的論證;著力在項目實施上下功夫,從揭示問題的深度、反映問題的充分性、定性處理的準確性、提出建議的“含金量”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著力在成果轉化上求突破,統籌審計信息資源,實現審計成果開發由微觀碎片化轉向宏觀集成化;著力在推動整改上見成效,形成固化的、高層面的、有聲勢的審計整改機制和環境。四是堅持創新驅動,穩步推進“改革創新”工程。圍繞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統籌推進審計管理體制改革與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改革,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積極推進大數據審計,依法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實現審計監督的戰略和資源統一。五是強化責任擔當,大力推進“素質鍛造”工程。緊緊抓住能力素質建設這個根本,鍛造忠誠的政治品格,打造過硬的紀律作風,錘煉精湛的業務本領,培養一支講政治、守規矩、有能力、敢擔當的審計隊伍。(黨紅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