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重慶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把重慶建成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目標的實現。日前,重慶市審計局、重慶市河長辦聯合出臺《河長制執行情況審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對河長制執行情況審計工作目標、內容和重點、組織方式、技術手段以及具體分工等進行了明確和細化。
及時跟進,明確審計目標。該市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總體部署要求,及時跟進,將河長制執行情況審計作為全市審計機關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旨在通過審計,督促落實全市河庫水資源保護工作,為生態修復、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提供決策依據;監督完善制度體系,促使各級領導干部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揭示生態環境保護、開發利用及河長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促進河長制目標全面實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細化任務,突出審計重點。為落實落細任務,該市要求審計機關“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將各地河長制執行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主要內容,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審計以及其他專項審計相結合,檢查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涉及河庫管理及水環境保護的情況,重點關注河長制工作責任落實、資金管理使用、工作制度機制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手段提升、水資源和河庫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以及社會監督工作措施落實情況。
創新手段方式,提升審計質效。將河長制審計工作納入“五年輪審”規劃和年度審計計劃,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在審計組織方式上,實行統一組織領導、統一工作方案、統一審計力量、統一處理原則、統一對外公布的“五統一”原則,采取集中同步、同時段實施方式,做到既統一標尺、突出重點,又體現特點、避免雷同。同時,在審計工作中將探索運用大數據審計等信息技術方法,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利、環保、農業、航道、林業、水警等部門信息系統,以本地區電子地圖為基礎,進行多部門數據比對,采取多專業融合、多視角分析的方式,追蹤核實違規占用林地河道、工礦企業污染飲用水源等情況,促進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技術方法的不斷完善,不斷提升審計工作質效。
《方案》還對全市各級河長辦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如何配合、支持河長制執行情況審計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冉曉燕)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