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審計廳出臺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明了海南省今后企業審計的方向,明確企業審計從“審企業”向“審資本”轉型,全面發揮審計在推動海南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國有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中的監督作用,促進海南國資國企“十三五”發展藍圖的實現。
意見提出,各級審計機關要堅持突出重點,實施精準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服務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職能作用。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重點”實施精準審計,從有助于黨和國家主要經濟政策的落實、有助于政府主要經濟目標的完成、有助于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等方面,策劃與制定企業審計項目計劃;圍繞“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實施精準審計,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企業和崗位的審計監督,落實企業領導責任追究制度;圍繞“位、權、事、財、人”權力運行五要素實施精準審計,重點關注權力和責任情況、突出問題和履職情況。
意見明確,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和人員要牢固樹立三個意識,及時轉變理念,適應企業審計的轉型發展。樹立“審計全覆蓋”意識,國企國資、國有資金走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要跟進到哪里,不留盲區和死角,應審盡審、凡審必嚴;樹立“資本審計”意識,重點監督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境外投資、重大股權變動、資產重組、股權收益、資產保值增值等,做到由“審企業”向“審資本、審資產”的轉變;樹立“分類審計”意識,根據不同類型企業設定不同審計目標、關注不同審計重點和做出不同審計評價,提高企業審計的有效性,以及審計評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意見要求,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加強審計能力素質建設,打造勝任新常態新要求的企業審計隊伍。積極探索和創新組織方式與技術方法,建立經常性審計、大數據審計和一體化審計等工作機制,在工作實踐中運用大數據審計思路,提倡運用大數據審計技能。加強審計工作方法、組織方式的探索和創新,制定具體措施和辦法,在審計實踐中積極貫徹落實。(鐘宇靖 邢正)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