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審計機關持續在審前、審中、審后各環節發力,多措并舉做好經濟責任審計,提升工作質效。
審前準備 審后反饋
天津市審計局落實審前問題線索征詢機制,建立健全“進點會”“反饋會”工作機制,與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等成員單位聯合召開進點會17次、反饋會13次。既利用進點會突出“政治之審”宣傳教育,又通過反饋會突出審計整改實效,提升審計權威和聯合監督效應。對需要移送的問題線索,及時與相關單位溝通會商、分析研判,確保核查精準、取證規范。
河南省清豐縣審計局在審前調查環節使用思維導圖方法,按照領導任職期間的履職工作主線將相關的工作層級展示出來。建立完善各類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標準化審計路徑指引,規范審計實施步驟,統一審計的規范、標準和流程。
資源整合 強化組織
新疆17個縣(市、區)34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面啟動。新疆審計廳派出4個經濟責任審計組,授權地(州、市)審計機關開展13個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項目。通過“現場+視頻”的方式開展審前專題培訓,主動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巡視、編制等部門溝通協調,商請相關部門提供與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有關的群眾反映、巡視反饋等情況。
重慶市涪陵區審計局積極探索“1+N”審計模式,以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管理、分配和使用為基礎,以領導干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情況為重點,關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及時將部門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推進鄉村振興、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落實基層減負和過“緊日子”要求納入經濟責任審計內容,進行全程督導、重點跟蹤。
壓實整改 提升成果
安徽省蚌埠市審計局建立健全整改臺賬信息化管理、動態分析報告、督促約談、聯合會商等工作機制,積極督促指導被審計單位全面徹底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先后印發《審計整改工作管理辦法》《審計整改標準認定辦法》等制度,實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不結不銷”閉環管理。針對審計發現的部分重點問題未整改到位情況,召開由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人大預算工委、市審計局相關領導參加的審計整改工作會商研判會。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系統梳理審計發現的常見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區“十三五”時期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常見問題及防范建議》。遼寧省沈陽市召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要求加強協作配合,深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
策劃編輯:吳昊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