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萬畝新梅已經掛果,8月上旬就可以上市銷售了……”眼前這個個頭不高,皮膚黝黑,剛毅中帶著些許敦厚的廣東小伙,說起這兩年來的援彊收獲如數家珍。這位來自廣東省審計廳,先后獲得喀什地區優秀共產黨員和廣東省優秀團干部等榮譽的援疆干部馮大豐,日前,又將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戴到了胸前。
2022年4月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這責任那責任,干好本職就是第一責任。馮大豐說,作為一名審計人,守好援疆的錢袋子就是援疆審計人的首要職責和使命。
俗話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得知被選派援疆的那一天起,馮大豐就開始思考,什么是他的“糧草”?怎樣準備“糧草”?
2020年初,由于疫情影響,所有援疆干部推遲進疆?!叭丝梢酝七t報到,但工作卻不能滯后”。馮大豐人在廣州,心卻飛到了5300多公里外的喀什,飛到了那片將要陪伴他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他鄉熱土上。
如何打開局面,怎樣進入工作狀態?正在馮大豐“兩眼一抹黑”之際,廳主要領導找他談話拔開了迷霧:“一方面要盯好援疆資金,使之安全、高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p>
對,向制度要效益,立足本職促發展。很快,還在廣州待命的馮大豐便確立了“先完善內控制度,定期開展內審。再積極拓展資源,做好扶貧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
為了盡快熟悉了解新疆特別是喀什的當地情況,為開展援疆工作打下基礎,馮大豐借來了厚厚的援疆制度匯編,沒日沒夜地“啃”;自費購買了《新疆兩千年》,逐字逐章地學;借助網絡平臺,全方位熟悉喀什的人文、地理以及風土人情,對于不懂的問題,還不辭辛苦地請教其他援疆前輩。為了便于和當地老百姓交流,馮大豐還自發學起了當地的語言。
作為審計干部,馮大豐不曾想到,進疆后的第一次內部審計就出師不利:同一棟樓的同事不太把審計當回事,要么消極不配合,要么借故推諉,甚至干脆閉門不見。
“援疆干部三年一輪,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地市,天南地北聚在一起十分不易”。好心人勸馮大豐,大家回廣東還要打交道,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沒必要太較真。
“審計對象把我們當成對立面,自然就會有抵觸顧慮情緒。審計是監督,但不是站在對立面‘挑毛病’,而是通過有效監督,幫助內審對象明確制度,校正行為?!瘪T大豐在前指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把消除內審對象抵觸情緒作為重中之重。他撲下身子一個處室一個處室地上門做工作。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看到他實實在在梳理出的問題,認認真真分析的原因,扎扎實實的整改建議后,各處室從抵觸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持,最后變為主動上門尋求幫助。
為了促進內審問題的整改,更好在制度層面上管長遠,馮大豐充分利用自己長期在法規審理崗位磨練,有著多年規范化建設經驗的優勢,積極參與援疆工作制度的改、立工作。兩年來,他先后參與修訂或制訂制度達31項,涉及內部審計暫行辦法、會議制度、“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公文處理規定、辦公設備和用品采購管理暫行辦法等。
在內審過程中,馮大豐還注重對內控制度的查漏補缺。在第一次內審中,對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有關規定,他發現了目前的制度體系中缺少了合同管理制度和建設工程方面的管理制度,立即組織內審專責小組成員,結合廣東援疆實際,起草了合同管理規定、建設項目內部管理制度、規范請款和資金撥付流程規定等3項重要制度,有效促進了受援地項目建設的規范化建設。
內審項目延伸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十三五”對口支援新疆績效綜合考核評價情況的通知》,對廣東援疆內部審計工作進行了表揚,這是援疆省市中唯一受表揚的援疆工作機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馮大豐說,作為一名支援者,就是要想方設法讓受援地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
這是一個至今想起,都會遺憾不已的情景:2020年8月的一個清晨,馮大豐信步來到新梅果園,看到因為疫情原因無法采摘的新梅,成片成片掉落地上,看到果農無奈而又滿懷期待的眼神,馮大豐很是心痛。
伽師人將西梅叫做新梅,意思是“新疆產的西梅”。目前伽師縣是全國新梅主要產區,種植面積達43萬畝,全部掛果可產50萬噸,且各項指標遠比進口西梅優越。但因為地處偏遠,運輸和冷鏈跟不上,新梅產業發展受阻,當地老百姓生活深受影響。
不能抱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在廣東受援地伽師縣如何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討論會上,馮大豐大膽提出:“依托伽師豐富的新梅資源,圍繞新梅做文章”的構想。援疆前指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后決定采納這一建議:依托伽師縣以及英買里鄉新梅產業優勢,引進大型企業打造伽師新梅產業園,建設新梅小鎮。
在確定政府負責前期冷庫設施建設并組織果農將新梅賣給企業,企業負責運輸和銷售的思路后,在外企干過快消行業銷售,熟悉渠道管理和商業談判的馮大豐立即請纓,加入招商團隊。
3月份開始謀劃,7月底就要上市,時間緊任務重。馮大豐充分吸收“庫爾勒香梨”“阿克蘇蘋果”的成功推廣經驗,把打造“伽師新梅”品牌形象作為開展系列活動的第一步。他緊鑼密鼓與援疆招商團隊共同制作伽師新梅宣傳冊,積極梳理喀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全國范圍尋找相關水果經營企業。結合“首先瞄準的是在粵市場”的要求,堅持企業總部、注重匹配度進行招商。
之后,馮大豐馬不停蹄先后拜訪了多個企業,在他的積極協調下,最終將京東、百果園、金安達等企業成功引到了伽師縣。短短4個月時間,具有鮮果直采、冷庫經營、物流網絡的大型企業通過招商在英買里鄉落地。同時,協助當地政府建成伽師縣新梅小鎮冷庫等主體結構并投入運營。為了縮短新梅的運輸周期,他們又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兩條園區硬底化道路。
在馮大豐和團隊的努力下,依托相關企業的全國物流鏈條,讓伽師新梅走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變成了現實。伽師新梅的價格也從2020年的10元/公斤提升至2021年的18元/公斤,銷售6萬噸10.8億元,新增就業超2000人,僅此一項全縣人均增收就可達1250元。
“今年的收入翻了個番,兒子去海南讀大學的學費不用愁了?!狈N了6畝新梅的伽師縣英買里鄉阿迪拉8村村民亞森·拜克日,逢人便夸馮大豐:還是大豐辦法多,路子廣。
“接下來,我們還要豐富和拓展好新梅這個產業鏈,再將相關企業引進新梅小鎮,生產出更多的新梅干、新梅醬等產品?!闭f到未來的發展,馮大豐的眼里全是美好。
在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與粵疆園艾尼農家樂的艾尼?吐孫交流
未來很遠,但我們的目標必須更遠。馮大豐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既要追求“授之以魚”的短期成效,更要樹立“授之以漁”的長線思維。
“既要授人以魚,讓老百姓嘗到眼前的甜頭,更要授人以漁,讓老百姓看到長遠的發展?!瘪T大豐深知,作為一名援疆干部,接好援疆前輩的接力棒,就是要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
扶持一戶帶動一村,在探索出發展致富帶頭人扶志扶智援疆新方式之后,尋找致富帶頭人的任務就落到了馮大豐和他的團隊肩上。
怎樣尋找致富帶頭人?如何把有理想、有目標、有基礎、有能力的農村群眾培育成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榜樣?這是接受重任的馮大豐和同事們日夜思考的問題。
“熱愛黨、熱愛創業致富、肯幫扶貧困群眾”,這些標準在腦海中形成后,馮大豐緊接著制訂致富帶頭人項目評選工作方案、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到鄉鎮和村里去找,到生產現場去找!”馮大豐帶領處室的同志,連同下沉在鄉鎮和團場工作的34名援疆干部,分頭深入到基層一線,開始了拉網式尋找致富帶頭人培育對象的“尋寶行動”。
首先進入馮大豐視線的,是雙腿殘疾的達吾提江?吾普爾。達吾提江?吾普爾從小對養雞興趣濃厚,也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養雞技術,但由于雞苗質量不高、雞舍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一直發展不起來。在確立他入選致富帶頭人培育對象后,馮大豐為他爭取到了37.8萬元扶助資金,拿出這筆扶助資金,幫助他擴建了雞舍,變地面飼養為上架飼養;購買了自動刮糞器,使雞糞得以及時清理;聘請技術學院的專家到現場進行指導,通過打疫苗等措施,大大降低了因病致死率。雞養大后,馮大豐又積極奔波于各大企業和縣、鄉政府間,幫助養雞場拓寬銷售渠道。熱心的達吾提江在取得首次成功后,便與12戶農戶簽訂協議,幫助農戶提供雞苗、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極大調動了農戶參與的積極性。在達吾提江?吾普爾的努力下,目前養雞場已向鄉親們發放1000只小雞,帶動約150戶鄉親養雞增收。
在疏附縣布拉克蘇鄉走訪致富帶頭人養牛專業戶阿布都熱合曼江·吾甫爾
緊接著,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回鄉創辦了喀什祖美爾服裝有限公司和黃金谷馕文化大院的排麗但·吐地,也在得到評選委員會50萬援助資金支持后,迅即改造了展廳并開展網店運營,帶動了周邊150人就業。
大學生沙迪克江?塔什積極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利用創辦的“感恩的心”榨油廠幫助35戶農戶穩定就業。同時,還手把手給年輕的大學生傳授經驗,教他們榨油技巧,油品質量檢測和提升。目前,經他培養的大學生已經在托克扎克鎮租貸榨油廠,他的模式得到成功復制。
阿布力克穆·麥麥提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核桃經紀人,經過馮大豐團隊近2年的培育,搖身一變成為烏帕爾家喻戶曉、受人敬重的阿總。如今,阿布力克穆·麥麥提明家年收購加工核桃能力達到了4000噸,產值超過了2000萬元,幫助解決了村民100多人就業的問題。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的他,今年初還捐贈了30噸水泥,用于新巴扎路硬底化及綠化建設。
截至目前,廣東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投入援疆資金500多萬元,成功培育出51名致富帶頭人,項目涵蓋畜牧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藝術加工、民族服裝、特色餐飲、電商和家政服務等領域,帶動了周邊農民群眾超2500人向新型職業農民轉變。
馮大豐眼里寫滿了憧憬,因為他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喀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ɡ钊A 陳學麗 趙朕瑤)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