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9日下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著力構建科學、規范、合理的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會議指出,將審計結果作為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
長期以來,各地審計機關認真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浙江省將各地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開展情況作為重要內容進行督查考核。在202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由省審計廳負責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措施、重大規劃、重大資金和項目、支撐保障等落實情況組織跟蹤審計,并設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審計、審計整改落實等3大類8項評價指標。年底時,由省審計廳根據上述評價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分,再由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納入總評分體系。
貴州省黔南州審計系統在2021年組織全州12縣市審計機關全面開展鄉科級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審計組深入調查研究被審計部門(單位)職能職責、被審計地區自然資源資產稟賦特點,聚焦領導干部履職行權,分類施策,科學合理確定審計重點。針對鄉鎮(街道)領導干部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不夠明晰的問題,各審計組主動到主管部門調研、座談,收集梳理“三定方案”、目標任務書、責任狀明確的工作任務和責任,厘清鄉鎮(街道)與主管部門的職責范圍和權限,確保審計事項與領導干部職責權限緊密結合。
重慶市合川區審計局以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為基礎,在審計“+”法上做文章?!绊椖?”,在經濟責任、投資、部門預算執行等項目中嵌入關注環境資源相關資金運用、重大投資項目實施造成的環境資源影響等情況,充分利用問題線索和成果,拓展審計覆蓋面?!皺C制+”。推動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和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以審計結果為指標,對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行資源環保責任情況進行評價定級。與區檢察院建立對口聯系、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辦案協作、聯合培訓、信息保密工作機制,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重慶市梁平區審計局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專家庫,專家由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委、區生態環境局、區林業局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在年度審計項目實施中,審計機關將根據工作需要及項目專業特點,適時抽調相關專家參與現場審計,有效彌補審計機關在專業上的短板,推動相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服務綠色生態發展。
山東省濟南市審計局將研究型審計融入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對涉及各項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單位的審計情況進行跟蹤研究,匯總整理相關審計報告以及整改情況。出臺《濟南市審計局關于開展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的實施意見(試行)》和《濟南市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業務規程(試行)》,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審計內容和目標進行充分論證,明確具體審計任務。加強對審計過程的研究,全面了解各單位管轄領域的相關規劃等,吃透涉及的重大政策等,在此基礎上選擇規模相對較小的礦產資源進行審計試點,完善審計策略和重點,做好應對預案。
策劃編輯:何曉源
責任編輯:趙方 |
【關閉】 【打印】 |